“班上的第一名,上辅导班最勤。”
对于杨先生来说,这句家长群里常常会出现的顺口溜,既像一句玩笑话,又更像一个秘而不宣、令人焦虑的事实:比自己孩子更优秀的孩子,还更努力。
如果你逛一逛中国教育类论坛和相关问答,会发现有不少的家长提出了相似的问题:我的孩子为什么成绩越来越不拔尖?明明他小时候很聪明啊!
对于家长而言,孩子好像是从某一瞬间“失去了学霸的身份”;但对于老师而言,这是一场日积月累的下沉。北京某中学的班主任于老师坦言:“初中三年,班上会出现还好几次洗牌。有时候你眼睁睁看着一颗好苗子越来越懈怠,最后彻底不行了。”
中国每年有近50万学生能够进入985学校,但还有更多的孩子,走到一半就迷路了——小学里是尖子生,初中成了中上游,高中沦为普通人,最后挑灯夜战,也只迈进了二本的大门。